脊柱側彎
東元綜合醫院 骨科 王鍵元醫師

一、引言:

  一般人從背面看去,他的脊椎應該是呈一直線垂直於地面,如果有些彎曲,就可能是所謂的脊柱側彎,而彎曲有時是S型,有時是C型。通常脊柱側彎是不會有疼痛症狀的,大部份的病患只需要門診的定期追蹤,而少數角度較大的病患,可能會有與日俱增的背痛,甚至影響呼吸的功能。脊柱側彎很少發生於嬰幼兒,最常見的是發生於10歲以後的青少年期不明原因的脊柱側彎。據統計,脊柱側彎在美國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二,大多是發生在青少年。成年人很少會有脊柱側彎的問題,但是到了老年,有時會因為退化性病變而造成脊柱側彎。

二、症狀與徵象:

  1. 肩膀高低不對稱。
  2. 肩胛骨某側較突出。
  3. 腰部不對稱(穿褲子時會一高一低)。
  4. 走路偏向某側。
  5. 乳房不對稱。

三、發生原因:

  1. 不明原因:佔了百分之八十。
  2. 腦性麻痺。
  3. 小兒麻痺。
  4. 肌肉萎縮症。
  5. 先天脊椎異常 。

四、如何預防:目前仍無有效之預防方法。

五、危險因子:

  1. 性別: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十倍。
  2. 年齡:愈早開始發生側彎,彎曲的角度愈大。
  3. 彎曲角度:角度愈大,惡化的速度和程度愈大。
  4. 部位:胸椎角度易增加,發生於腰椎較輕微。
  5. 身高:身高愈高,角度愈容易增加。
  6. 出生就有脊椎異常:角度很快會增加。

六、何時該就醫診查?

   因為常發生於青春期之少女,往往家人發現時通常已有明顯之角度變化,因此父母親最好平時多觀察是否有前述之徵象,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好。

七、如何診斷?

  1. X光:可以測量出彎曲的確實部位及角度。
  2. 理學檢查:一般骨科醫師可以看出十度以上的側彎。

八、如何治療:

  1. 如果角度小於二十度:醫師會建議每三至六個月再追蹤檢查一次。
  2. 如果角度在二十五度至四十度之間:可以先使用背架來控制。背架並無法使角度回復正常,其如果正確使用(每天穿23小時),頂多只防止側彎角度繼續增加。
  3. 角度大於四十度:目前治療主流是以手術為主,使用鋼釘及支架置於背部體內,能有效改善側彎角度及外觀之體態。
  4. 其他方法:如整脊、推拿、電刺激、復健等等,但這些方法都沒有科學証據証明有效。
  5. 運動:運動不能治療側彎,但是鍛鍊背部的肌肉可以增加體能,減少疼痛的發生率。

九、預後:
  預後和疾病的原因、部位及嚴重程度有關,角度愈大,惡化的機率愈大。通常小角度的側彎無論是否曾使用背架治療,和一般正常人的生活無異。只是在年老時,因為脊椎兩側肌肉力量不平衡而發生下背痛的機會較一般人多。如果是從嬰幼兒時期或是因為神經肌肉系統異常而導致的脊柱側彎,往往治療上困難許多,而手術的目的也不同;有時對腦性麻痺的病患,手術只是為了讓他能夠在輪椅上坐直。

十、併發症或後遺症:

  1. 自卑心理(特別是在使用背架階段可能發生)。
  2. 角度太大或手術造成脊髓神經之損壞。
  3. 手術後傷口感染。
  4. 成年後的腰椎退化性病變。
  5. 脊柱側彎角度大造成的呼吸功能不良。

十一、結語:

  脊柱側彎並不是一個可怕的病,但是在台灣仍有許多民眾相信民俗療法能夠將脊椎矯正,因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和金錢。更有少數惡劣的庸醫,欺騙病患,讓病患以為背痛是因為有脊柱側彎,而到西醫要求X光檢查,更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而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實行校園內的健康檢查,用很簡單的理學檢查,就可以偵測到早期發生的脊柱側彎;以百分之二的發生率來推算,平均每五十個人的班級,就可能有一位是脊柱側彎的患者;在現在全民健保時代,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節省醫療資源最好的方法。

2002/06/03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