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瘜肉
東元綜合醫院 腸胃內科 蔡忠誌醫師

  58歲的林先生近一個多月來一直為間歇性血便所苦,本以為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但出血量越來越大;故至腸胃科門診就醫,經初步問診後醫師建議安排全大腸鏡檢查;在施行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在乙狀結腸處有一顆3公分的瘜肉,並經由瘜肉切除術後順利切除;切片病理報告顯示為腺瘤性瘜肉合併中度分化不良;林先生經瘜肉切除後不再發現有血便症狀並定期於腸胃科門診追蹤。

  大腸瘜肉是指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最好發的部位是在左側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與直腸;大部分的大腸瘜肉為良性,但隨著時間演變某些型態的瘜肉會演變成癌症;大腸瘜肉屬於那一類型並不容易在內視鏡底下用肉眼觀察,所以需要安排切片或瘜肉切除術並送病理科做進一步檢驗;大腸瘜肉主要可分為非家族性大腸瘜肉與家族性大腸瘜肉兩大類,非家族性大腸瘜肉依病理組織可分為1.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2.發炎性瘜肉(inflammatory polyp)3.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增生性瘜肉在大腸中最常見,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會癌化,所以不需定期追蹤;發炎性瘜肉主要是大腸發炎引起的,本身亦不會產生癌變。而腺瘤性瘜肉較具演變為癌症的機會,腺瘤性瘜肉依組織型態再分類為1.管狀腺瘤(tubular adenoma),2.絨毛狀腺瘤(villous adenoma)3.兩者混合型:管絨毛狀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而絨毛狀腺瘤所佔的比例越多,癌變機會越大,癌變的可能性視瘜肉大小、組織分類、細胞異常等因素而定。

  大部分的大腸瘜肉沒有症狀,除非瘜肉大於1公分或出現癌變時才有可能出現症狀,最常見症狀為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腹痛等非特異性症狀。一般診斷大腸瘜肉可仰賴大腸鏡檢查或鋇劑下腸胃道攝影檢查;家族性大腸瘜肉是一種遺傳疾病,此類病人好發大腸直腸癌,大腸瘜肉形成的原因目前研究顯示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致可分類如下:

  1. 年齡大於50歲
  2. 有大腸瘜肉之病史或家族史
  3. 大腸癌家族史
  4. 高脂肪飲食
  5. 抽菸
  6. 飲酒
  7. 缺乏運動
  8. 體重過重

  大腸鏡檢查一般是使用長約130 公分或是160公分的大腸內視鏡由肛門口進入檢查整個腸道,本身具有較高的診斷度;而鋇劑攝影是將鋇劑溶液由肛門灌腸進入大腸,再經由X-光顯影照出有瘜肉的部位,較小的瘜肉不易檢查出來。雖然大部分的大腸瘜肉為良性,但無法保證將來是否會演變為癌症,因此建議將大部分的瘜肉切除,而大腸瘜肉的切除在大腸鏡檢查時即可執行,大腸瘜肉切除術常見的合併症為出血,較嚴重為大腸穿孔及腹膜炎;除非是巨大的大腸瘜肉才須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而瘜肉切除後仍有復發的機會,因此定期大腸鏡檢查追蹤是有其必要性,一般建議瘜肉切除後依組織型態不同而有不同的追蹤週期, 如果是遺傳性大腸瘜肉則建議每年接受大腸鏡檢查。

  日常保健須注意:

  1. 減少動物性飽和脂肪的攝取(如:豬油、牛油),儘量選用植物油。
  2. 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
  3. 避免肥胖。
  4. 少喝酒、少抽煙。
  5. 減少攝食醃漬、煙燻之食品。
  6. 多運動、多喝水,使大腸蠕動正常,並養成每日排便習慣,避免便秘。

  國人飲食日益西化,食物纖維的攝取日益減少,且包含高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的食物,因此罹患大腸癌人數逐年增加。由於早期大腸癌不易有自覺症狀,因此若透過定期檢診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建議只要年齡大於四十歲,有家族史,最好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有血便、大便潛血檢查陽性、不明原因貧血、大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大便變細、經常腹脹、腹痛等問題,最好早日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演變為癌症之初期大多無症狀,往往在透過檢查時才發現,因此除了在飲食型態上預防之外,如果是有瘜肉家族史或病史,更需要定期大腸鏡檢查,不可因害怕做大腸鏡而未定期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根本之道。

2010/05/14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