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
東元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 何晉松醫師

  病毒性肝炎是國人常見肝臟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為國人重要死亡原因。大部分是由B型肝炎所致,其餘多由C型肝炎所引發。

  病毒性肝炎分為A、B、C、D、E五種,由不同的病毒感染所造成。可以分為
  (1)傳染型,如A、E型肝炎,屬經口傳染
  (2)血清型,如B、C、D型肝炎,由血液及體液傳染

  A肝病毒可以由糞便→手→口的直接傳染方式在個人間傳播;可以藉由衛生習慣不良的食物調理人(如廚師)汙染食物而造成小規模的傳播;規模較大的流行常是藉由雙殼貝類當媒介;在未開發國家,飲用水源的汗染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染途徑。幸好感染到A肝病毒只會引起急性肝炎,可以完全康復,不會演變到慢性肝炎。

  台灣地區是B肝高盛行區,B肝帶原者約佔全人口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將來這些人口群就是罹患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高危險群。B肝病毒是經由體液傳染,譬如血液、精液等。輸血感染的情形,近年來很少發生,剩下可能的原因,不外是性行為、濫用針筒或吸毒者等之水平傳染,以及母子間的垂直感染。帶原的患者,持續的追蹤治療,是第一要務。

  C肝的傳播途徑是以血液和體液傳染為主。急性C 肝的症狀多數輕微,也不太會變成猛爆性肝炎。令人擔心的是慢性化的比例奇高。C肝病毒和愛滋病毒一樣,目前很難有高效疫苗出現。

  D肝病毒是種有缺陷病毒,須為B肝帶原患者才會被感染。D肝是台灣猛暴性肝炎一個重要的病因。最常見的傳染途徑,為和娼妓發生性行為。除性行為外,使用非高壓消毒的非拋棄式針筒或器械注射藥物或毒品、針灸或手術、紋眉、紋身、穿耳洞等也是可能的傳染途徑。

  在臺灣 E肝大多數來自於至疫區旅行,但也有部分病例是本土的E肝。老鼠、豬或其他動物可能扮演病毒儲存庫或中間宿主的角色,因此應避免食物或飲水被污染。民眾至疫區旅行時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食物與飲水均須煮熟。

  肝硬化並無特殊的症狀,許多人只是輕微的疲倦,噁心,厭食,當肝臟已經欲振乏力時,可能有腹水、黃疸、食道靜脈瘤出血或肝昏迷等症狀。肝硬化原因在台灣仍是以B肝、C肝及酒精引起的佔絕大多數,有慢性肝炎者,應該找醫生看看能否加以根治,喜歡杯中物者,如果已經有脂肪肝,最好應該戒酒。已經有肝硬化了,應定期找醫生追蹤檢查,趁早處理合併症。

  肝癌一直是台灣地區癌症死因的第一位;在以往,肝癌一旦被診斷出來時,多半已是末期,其存活期大約在四至六個月左右。近年來,由於影像診斷如超音波掃瞄的進步,使得早期肝癌的檢出率大大的提高。因此,醫師應對於罹患肝癌的高危險群,定期每四至六個月,安排一次肝癌的篩檢檢查,其中包括常規的肝功能檢查以及甲型胎兒蛋白檢查,但最重要的是能由有經驗的專業醫師施行定期的腹部超音波掃瞄檢查,以期尋求出存在於肝臟中的不正確陰影,以排除是否有肝細胞癌之虞。

2010/06/28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