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診-熱性痙攣

小兒感染科 林鎮宇醫師
  從事兒科工作已經邁入第十六年,小兒科是我的專業也是醫學系還沒畢業前早早就有興趣想從事的工作,當初為了學到最新的知識,看到最多的病人,以及想要跟著那些心目中醫學的典範醫師學習,所以畢業後就到全省大概是最忙碌的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訓練。辛苦不言可喻,但值得。同一個時期,園區發展不管是在地的人或者是因為在新竹工作而落地生根,這裡有跟全台灣截然不同的蓬勃氣象,新生兒的出生率,新竹縣市一直都是全台灣第一。相對的兒科醫療卻是相對缺乏,那時新竹地區晚間的兒科急診就醫的問題還上了新聞頭條,有感於地方的需要,當時東元醫院也跟長庚兒童醫院合作,讓醫學中心的兒科醫師,可以輪流到新竹來服務。

  不可諱言兒科急診其實需要相當的專業,有時只要告訴家長"你放心我是小兒科醫師”這樣簡短一句話,就可看到家長焦急的臉孔,那種放心及信任的表情,在繁忙的急診室裡,每天都有新的事情發生,當然除了少數的個案,來到急診室還會嘻嘻哈哈外,大部分的人來到急診室通常臉色不會太好看,尤其是小兒科的病患,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兒科急診常見的狀況”熱性痙攣”。

  發燒是小孩子最常掛急診的主訴,通常小孩子發高燒已經夠讓家長心情七上八下了,如果再加上全身抽搐,翻白眼,嘴唇發黑,恐怕沒幾個家長承受的了,一般都是以跑百米的速度直奔急診,對很多遇過熱性痙攣的家長而言,那是個十足恐怖的回憶。

  熱性痙攣是兒科病人在急診室很常見的問題,也是許多家長的恐怖經驗,但事實上到了急診的病患十之八九抽搐都已停止,因為抽搐的時間很少超過十分鐘。熱性痙攣的症狀意識喪失、四肢抽筋、眼球上吊、口吐白沫、嘴唇發黑。大部分於發高燒24小時內發作,熱性痙攣的發生率約百分之3到4,通常發生在9個月到5歲孩童,最高峰在12個月至18個月,部分有家族遺傳傾向。發生第一次熱性痙攣後,再發生第二次的機率為三分之一,而且大部份發作為一年內復發,一般來說,三歲以後發作機會會少很多,5至6歲以後幾乎很少發作。

  發燒合併抽筋並不一定是熱性痙攣,須要排除掉腦膜炎,癲癇,腦內出血,腦內腫瘤,或電解質失衡造成,當然這須要找有經驗的醫師判斷。

  而且四肢抽動不一定是痙攣發作,有時候是因為發高燒發抖的反應,簡單的判斷方法是注意眼神及意識的變化,若眼神只是不舒服而非往上吊或固定一處,意識也無昏迷,就應該只是發高燒引起的發抖。另外當父母握緊小孩的手時,入若可以停下來而不會持續抽動也比較像是高燒發抖的反應。

  當小朋友發燒合併抽筋後,家長最為擔心的問題就是小孩腦部會不會受傷?還有就是會不會變成癲癇?基本上,大部分單純的熱性痙攣,病人抽搐的時間在幾分鐘內就會自動停止,很少超過十分鐘,並不會影響腦部正常的功能,除非少部份的抽搐,發作時間過長,二、三十分鐘或重覆一再發作,才有可能對腦部造成傷害。另外,熱性痙攣本身並不會造成癲癇,只有在智能不足,本身有發展遲緩,或家中有癲癇家族史者,變成癲癇的機率較高。

  當小孩熱性痙攣再次發作時如何處理呢?因為發作時對每位家長的心理負擔很大,這些步驟更應熟悉。
  1. 大人應保持鎮靜。
  2. 移開周遭危險物品並注意呼吸道包括勿強行打開嘴巴,勿強塞任何物品入口中包含大人的手指。
  3. 頭側向一側,以防止嘔吐時嗆到,並解開身上過緊衣物。
  4. 注意發作情形包括眼神變化,四肢抽動情形,是否為單側抽搐,或有無先兆。
  5. 不必做人工呼吸或胸部按壓,這些動作反而容易導致受傷,除非痙攣停止後無呼吸心跳才須施行。
  6. 若痙攣超過十分鐘, 或連續兩次以上抽搐要送往醫院處理。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前林口長庚醫院小兒急診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
通過高級心臟救命術 (ACLS provider)
高級小兒救命術指導員 (APLS+PALS Instructor)
通過中毒與毒化災應變 (provider)
救護技術員指導員 (EMT Instructor)
急診創傷急救課程 (ETTC provider)

兒童急診科 醫師
林鎮宇 醫師
醫師代號:1332
104/06/30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