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張太太是一個勤勞的家庭主婦,從年輕的時候就一手包辦所有的家事,數十年來打掃洗衣做飯都不假手他人,最近添了孫子還堅持要親自帶,只是力不從心的是有時連抱一下小孩整隻手就開始酸軟無力,甚至會痛得睡不著。張太太開始納悶:以前都可以大掃除作一整天家事都不累,難道真是歲月不饒人?
其實家庭主婦也是很辛苦的一種職業喔,最容易因為重複性、累積性手部用力的動作罹患所謂的『媽媽手』,而俗稱的『媽媽手』指的是因為手腕左右方向動作過度,譬如提東西、抱小孩用力不當、擰毛巾、揉麵團或刷洗擦拭物品過度,容易會造成手腕拇指側疼痛腫脹、手腕無法施力現象;此外,重複做手腕上下伸展屈曲的動作,譬如用力刷洗擦拭廚具餐盤、切菜、炒菜這些,也容易會造成腱鞘囊種、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腕隧道症候群等等相關症狀,會有手腕疼痛、關節卡住、手肘隱隱作痛抓握無力、手掌刺痛麻痺甚至肌肉萎縮無力等現象,以上症狀需經鑑別診斷找出病因及疼痛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一般治療會根據狀況就病灶施行局部注射、處方物理治療:超音波、雷射等,並就患部強調漸進式強化運動治療,同時也會使用固定護具或支架保護。另外,如果是肩膀負重持續或舉高動作一再重複,如刷油漆、掃地拖地、擦窗戶、晾衣服要小心引發肩部肌腱炎,症狀上則會有肩部、手臂酸痛無力、甚至活動度下降現象,治療則包括局部注射、物理治療:熱敷、超音波、電療,另外還有關節活動度運動治療以預防進一步關節僵硬卡住現象。
過度使用的組織受傷其實是會自行修復的,只是家庭主婦一而再再而三的持續使用往往造成症狀加劇,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演變成慢性疼痛。因此,除了處理疼痛治標方式以外,調整手部操作方式及姿勢,尋求更省力的作事方式才是保護自己遠離家庭主婦職業病一再復發的解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