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乳癌術後之復健治療及相關文獻分享

東元綜合醫院 復健科陳怡君醫師
  乳癌是近年來最常見婦女癌症之一,而乳癌治療後常見的併發症包括淋巴水腫及肩關節活動度受限影響上肢功能,其中淋巴水腫成因是因為淋巴組織循環阻斷導致組織液異常堆積,而上肢近八成的淋巴液都是回流至腋下淋巴結,因而任何摘除腋下淋巴結的處置皆會影響循環而導致上肢淋巴水腫,乳癌病患因為疾病本身、手術治療摘除腋下淋巴結、放射治療使淋巴組織產生纖維化…等因素,往往為術後淋巴水腫高危險群。

  淋巴水腫當今標準治療方式就是複合性物理治療:包括皮膚照護、淋巴引流徒手治療、運動治療及加壓繃帶壓力衣的使用,其中徒手治療運用按摩手法可以減輕水腫、預防組織沾黏,另有時會考慮使用循環機作為輔助,循環機的功能在提供間歇性壓力差於患肢,亦可以促進淋巴流動循環。

  國外有報告針對循環機對淋巴水腫是否有加成效益做研究:將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接受標準複合性物理治療,另一組除接受標準物理治療也同時額外使用循環機加壓治療,經由三週密集治療後,並於七周後追蹤,發現兩組的淋巴水腫程度都有改善,而且兩組間並無差異,顯示循環機對乳癌相關淋巴水腫的功效似乎沒有額外的加成效益?但這份研究可能還須更多個案收集並做更長期的追蹤以便做為更有力的參考,儘管如此,在臨床經驗上使用循環機卻有觀察到主觀增強徒手治療效率的現象,即使在儀器操作上也有較費時的問題,這些都可以做為臨床處方上的考量點。

  總之,在乳癌術後復健的衛教上必須特別強調徒手治療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指導患者上肢自主居家運動、皮膚護理及適當使用彈性繃帶壓力衣,以便防治淋巴水腫等相關併發症之產生。

參考文獻:
  Efficacy of 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 and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pump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lymphedema after mastectom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reast Cancer (2015) 22:300–307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Pump for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col Res Treat 2014;37:170–174

醫師簡介
學經歷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院復健專科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早期療育專任主治醫師
台北第一兒童發展中心註診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習結業
現任教育部部定講師

專 長:
腦傷腦中風、周邊神經病變、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酸背痛、關節疼痛、運動傷害、骨科術後復健、小兒復健、背頸痛、五十肩、發展遲緩、語言治療、感覺整合、肌鍵炎、脊椎損傷。
復健科主治醫師
陳怡君 醫師
醫師代號:1608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