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成心臟病的身心疾病 - 談恐慌症
東元綜合醫院 精神科 楊錚宜主任

  35歲的林先生近3個月來時常突然感覺胸口悶脹、心悸、頭暈以及手腳發麻,因為覺得可能是心臟或胸腔的毛病,曾至心臟科、胸腔科求診,但是心電圖及胸部X光檢查大致正常,醫生告訴他有輕微的二尖辦脫垂,要避免劇烈運動,並且開了輕微的鎮定劑。林先生試著調整生活作息,減少過度勞累,但是同樣的情況卻仍時而出現,和運動與否沒有明顯關聯,甚至有2次因為呼吸喘不過氣來,以為自己撐不住了趕緊去掛急診,抽血檢查也是一切正常……林先生十分苦惱,「到底自己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醫生說我檢查都正常,是真的嗎?或者需要再去醫學中心做個精密的全身檢查呢?」

  林先生後來又去看家醫科,要求做全身健康檢查,醫師建議他求助精神科診療。林先生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來到精神科,經過詳細診察,醫師診斷為恐慌症,於是開始給予藥物治療。經過一個月,林先生胸部不適發作狀況已較為和緩。雖然想停藥,但醫生卻告知停藥十分容易復發。「到底要吃多久的藥?我又不是心理害怕,怎麼會得恐慌症?」林先生又陷入了一連串疑惑之中…

  「恐慌症」是一種常見的焦慮性疾病,其核心症狀就是「恐慌」的發作。而所謂恐慌發作指的乃是在沒有預期的狀況下,突然感到莫名的緊張害怕或是不舒服,並伴隨一些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如心跳快、呼吸急促、喘不過氣、胸口壓迫感、腸胃不舒服、手腳發麻、頭暈、冒汗等等,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像是嗆到或窒息感、身體刺痛或是對週遭感覺異常、失去控制感等。因為以胸部不舒服為主的表現最多,患者往往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典型的恐慌發作會在十分鐘到達高峰,然後在半小時左右逐漸和緩,但是也有病患是大半天都覺得呼吸隱隱不舒服。由於發作的頻率及嚴重度個別差異很大,有些人一發作就衝到急診室,有些人則是會忍耐一段時間,或是像林先生到處找不同科的醫師求診,最後才輾轉來到精神科。恐慌發作非常不舒服,而且又沒有明確誘因,無法預期或避免。因此患者可能會持續地擔心,甚至不敢單獨出門,不敢開車上高速公路,不敢搭飛機,不敢坐電梯等等,怕萬一在這些地方發作時沒人幫忙,這就是所謂的懼曠症。也有一些病患在感覺不舒服時,自己拼命深呼吸想放輕鬆,結果換氣過度導致體內酸檢不平衡,反而更加不舒服。恐慌症合併懼曠症會造成患者生活相當大的困擾,因此也很容易導致憂鬱症發生。

  目前醫學上認為恐慌症的發生還是和生理因素較有關係,可能是自主神經系統對於一些外在或內在刺激過度敏感,啟動了不必要的壓力反應,而患者在感覺到身體不適時的緊張情緒,又再去影響神經系統而造成惡性循環。治療恐慌症首先需厘清症狀,排除可能的內科疾病;藥物治療以抗憂鬱劑合併抗焦慮劑或自主神經調節藥物,效果很好,但重點是不可自行停藥,需服從醫師指示,維持治療一段時間,若症狀改善立刻停藥,很容易復發,反而造成病情更難控制或是長期依賴鎮定劑。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加強認知,讓患者知道「發作」其實是自己生理上的一些過度反應,不會真的有生命危險,配合適度放鬆技巧,可以幫助身體快一點回復平穩狀態。

  恐慌症是一種焦慮疾患,症狀多變且發作無法預期,令患者十分困擾。有時病程拖久,患者使用酒精或抽煙舒緩不適,反而造成更多身體問題。儘早尋求精神科醫師專業診斷,配合醫囑,加上正確的認知及放鬆訓練,搭配適度的運動,了解和學習掌控自己的身心狀況,持之以恆,才能擺脫恐慌,自在的過每一天。

2007/03/28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