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我的孩子是同志
東元綜合醫院 精神科 楊錚宜醫師
  今年在許多國家,包括台灣,都出現不少關於性傾向議題的爭議,許多民眾也為了心中的認同而走上街頭。從事精神科醫師以來,我遇過幾次,憂心匆匆的父母來到門診,詢問醫師關於他們的孩子“好像是同性戀”,“怎麼辦”“有沒有方法可以改變”? 以下就讓我們先了解目前醫學上對於這個議題的看法。

  世界精神醫學會對於同性性傾向、性吸引和性行為(舊稱同性戀)的澄清,最重要的認定是“性傾向是與生俱來的,由生物、心理、發展和社會等因素所決定”。 雖然歷史發展對少數性別和性傾向曾有許多歧視,但過去數十年來,醫學已經不再視同性性傾向和性行為是病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2012年聲明重視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和跨性別者(Transgender)(合稱LGBT)的權益。在國際疾病分類(ICD-10)和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這兩個主要的疾病診斷和分類系統,也已不將同性性傾向、性吸引、性行為和性別認同少數者視為病態。

  一個人的性傾向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大部份的研究,認為性傾向可能是由很多複雜的生理,環境、認知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特別是生理因素,包括基因及天生的賀爾蒙。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性傾向通常在青少年時期、當還沒有任何性經驗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因此,學者普遍認為,性傾向並不是一個有意識的,自己可以用意願去選擇或改變的一個決定,而是生下來後,自然而然的一個發展結果。

  世界精神醫學會認為,治療需要有實證基礎,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能證明性傾向可以被改變。同性間的性吸引、性傾向和性行為皆屬於人類性行為的正常範圍,更何況,所謂「對於同性戀的治療」可能會增加對於同性戀的偏見和歧視,因此這些治療具有潛在的危害性。對於不被視為疾病的相對少數,有任何「治療」的意圖,是全然違反倫理的。 因此,目前精神醫學界的看法,是尊重每個人天生的性傾向,支持改善社會對於同志的偏差觀念,保障其應有的平等。

  所以,在門診見到不安的父母,擔憂自己的孩子是同志,我們最主要的協助是幫助父母親了解,他們的孩子雖然是相對少數,但並不是生病,也不是心理有問題。有些父母會自責,擔心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更多的父母是擔心孩子受到社會歧視,生活過得很辛苦。的確在LGBT族群中,是有較高的比例出現身心狀況,但是研究指出,當他們的權利和平等受到保障,身心狀況也會隨之改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支持,而父母在了解接納孩子的同時,也要先安頓自己,並不是誰做錯了什麼,而是人生中總有一些事情,不見得能順著心願走。有時,我們會安排家族會談,讓全家人把各自的心結攤開來,增進彼此的了解。

  隨著同志權益相關議題的爭議,不論是立法,宗教,教育…後續還有許多需要討論的事情,希望在理性溝通,開放尊重的前提下,各種多元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人,無論同性異性戀,都能活得更自在,更和諧。

醫師簡介
學經歷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學士
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
台灣精神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
精神科 主任
楊錚宜 醫師
醫師代號:2410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16/12/27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