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蜂螫傷注意事項
東元綜合醫院 急診科

一、 什麼是虎頭蜂?

  1. 虎頭蜂又稱黃蜂、大黃蜂、胡蜂、長腳蜂、地龍蜂,是一種分佈廣泛、種類眾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它屬於膜翅目中之胡蜂科,其中又分為狹腹胡蜂、胡蜂、和長腳蜂三個亞科。
  2. 胡蜂亞科中之虎頭蜂最兇猛,雌蜂身上有一根長長的螫針(尾刺),當遇到攻擊或干擾時,常群起攻擊,嚴重時致人於死。夏秋兩季正值蜂群活動繁殖季節,民眾遭虎頭蜂攻擊受傷時有所聞。

二、 毒理機轉:

  1. 造成組織腫脹的成份:主要為 serotonin與 mastoparan。另外 histamine、prostaglandin E2、kinin 及其他 monoamine 也會有作用。
  2. 致死蛋白的成份:為一種具有分解磷脂質活性的 phospholipase A1,另外尚含有 mastoparan、serotonin、protease、hyaluronidase 等成份。Phospholipase A1 對於血液有溶血(hemolysis)作用,進而引起腎衰竭、電解質異常,甚至致人於死。

三、 中毒症狀:

  1. 單隻蜂(局部症狀):患部腫脹、劇痛、發熱等。另外如螫到神經,則可能導致神經麻痺;而如螫到喉部或口腔,則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2. 單隻蜂(過敏反應):一般在螫傷後二十分鐘至兩小時內產生,但偶而可能延至六小時才產生。常見症狀為癢、暈眩、胸部不適、眼瞼嘴唇等部位明顯腫脹;嚴重者則可能會產生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身體虛弱、乃至休克反應。
  3. 多隻蜂(毒性反應):頭暈、嘔吐、發熱、肌肉痙攣、溶血等;一般要20-30隻以上的蜂螫,才容易產生全身性的反應。但曾有病例報告指出,曾有人僅被6隻虎頭蜂螫傷,即造成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反應)。

四、 照護上應注意事項:

  1. 螫針的去除:留在皮膚表面的螫針常連有毒囊,切忌用手捏起,以免擠出更多毒液進入身體。可用針頭、刀背、或厚紙片沿著皮膚表面刮去螫針。
  2. 局部傷口處理:可使用冰敷、止痛藥物(如ketoprofen、demerol等)、抗過敏藥(antihistamin)及消腫藥物(cyproheptadine)。初期無細菌感染症狀時,不需使用抗生素。
  3. 過敏性休克之處理:0.1 ml/kg 1:10,000 之 epinephrine,並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再給予靜脈點滴注射、抗過敏藥物、及類固醇等。
  4. 全身毒性之處理:溶血、DIC等嚴重併發症,可能需要用到血液透析(hemodialysis)與血漿置換術(exchange transfusion)等治療。
  5. 內政部消防署呼籲:若發現蜂窩應保持冷靜勿輕舉妄動,並迅速打119電話報案,消防人員定會迅速出動到達現場,並適時發揮平時所學為民除害。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暨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暨外傷中心毒物科、Vikipedia、內政部消防署、行政院農委會、網路。

2010/03/04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