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
東元綜合醫院 急診科 林成值醫師

  急性腸胃炎也常被稱為『腸胃型感冒』或『腸胃型流感』,不過並不是經由流感病毒或一般感冒病毒所引起,症狀也跟感冒或流感不一樣。而『食物中毒』的定義則涵蓋更廣,主要因為不慎攝取的食物含有大量致病菌、天然毒素或化學物質,發生於2人或以上食用相同的食物發生相似症狀,並且於食物檢體及人類檢體可分離出致病原,而造成的症狀除了可能為腸胃症狀,亦可能為神經系統症狀。腸胃炎主要係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主要會引起的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部不適。會引起急性腸胃炎最主要的因素是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其他包括寄生蟲、過敏、乳製品等相對少見。

致病原
  病毒性腸胃炎是由感染病毒所造成,最常見的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當然還有其他多種不同的病毒均可能導致腸胃炎。台灣地區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11月到3月間,高峰期為1月份。輪狀病毒與腺病毒、沙波病毒和星狀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輪狀病毒更是嬰兒和5歲以下的幼童造成腹瀉最常見的原因。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受到感染,常見群聚感染,例如一家人、學校、醫院、收容機構和安養機構等爆發流行。

  常引起細菌性腸胃炎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霍亂弧菌等。其它傳播力較強且症狀較嚴重,但在臺灣已較少見的有桿菌性痢疾、霍亂、傷寒、副傷寒與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等疾病。

發病症狀
  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為水瀉和嘔吐,其他包括腹部痙攣、胃痛、噁心及一些非特異性病毒症狀,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一般大部分的病人可自行完全恢復,但對於嬰兒、幼童和無法照顧自己的人(例如:需要長期照護或老人),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此外,免疫受抑制的人,病程較長,症狀通常較嚴重。

  細菌性腸胃炎症狀也類似,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依患者的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之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死亡。症狀通常會持續1天或2天,有些會持續7至10天。

治療
  急性腸胃炎最重要的治療原則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觀擦重點包括嘔吐及腹瀉的次數、量、性質、有無血絲黏液,有無脫水或嚴重腹痛的情形。症狀輕微、免疫正常的病人一般可自行痊癒,給予腸胃休息及清淡飲食即可。中度症狀的病人主要以症狀治療為主,包括鎮痛解熱、止吐止瀉、緩解腸胃不適,可先行禁食及觀察6-12小時,如果症狀緩解則可經口補充水分。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持續高燒、腹痛、持續嚴重上吐下瀉情形應儘速就醫。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有助急性腸胃炎病人康復。抗生素的使用對病毒感染並沒有幫助,反而會有副作用,如正常細菌叢的改變、吸收障礙、或延長排菌的時間。但對老年人或免疫不全的人,或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則須早期使用抗生素。腸胃炎期間飲食應清淡,因為過油或太甜的食物並無法吸收,反易導致腹瀉症狀更加嚴重。

預防
  急性腸胃炎主要是經由糞口途徑傳播,所以手部衛生很重要,準備餐點、飯前、如廁後都應勤洗手。另外食材的保鮮、準備、處理及衛生也很重要,用水也要乾淨。儘量避免吃生食,尤其是海鮮。烹飪食材應徹底加熱,中心溫度至少攝氏70度以上,保存溫度也應在攝氏7度以下。目前市面上只有輪狀病毒疫苗,只適用於小孩。但諾羅病毒及大部分的病毒及細菌目前尚無疫苗可施打。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國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
內外科急症

專長
重症醫學
急診科 主治醫師
林成值 醫師
醫師代號:99003
2015/11/27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