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什麼是藥物過敏?


東元綜合醫院皮膚科  陳偉迪醫師

       一位青春期的女大生因全身紅疹及發燒,連續幾天求診都沒有改善,後來再因發燒、少尿及黃疸後才輾轉會診,才知是因爲頑固型痤瘡服用了磺胺藥物而引起嚴重的藥物過敏。

你吃藥會過敏嗎?為什麼我會藥物過敏?藥物過敏一直是所有民眾擔憂的問題。

什麼是藥物過敏?

       藥物疹的表現非常多樣,根據過敏反應的發作時間可分類為立即反應型和延遲反應型。

       立即反應型藥物疹大多在服藥數小時內發作,皮疹表現有「蕁麻疹」、「血管型水腫」和「全身型過敏反應」。

       延遲型藥物疹通常在連續服藥3到10天後才出現,其表現可以分成輕微到嚴重:輕微的藥物疹可以單純是局部搔癢的的「丘疹型反應」,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反應包含「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毒性表皮溶解症」、「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固定型藥物疹」和「急性廣泛性發疹性膿皰症」,雖然罕見,但疾病進展的過程還可能威脅到身體的五臟六腑,併發肝腎衰竭而導致死亡。

藥物過敏要怎麼治療?

       藉由早期診斷和停止使用致敏藥物,給予類固醇等藥物後,一般輕微的藥物過敏的患者就可達到症狀改善。但若是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反應的病患,例如「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和「毒性表皮溶解症」,一旦症狀出現後,即使停止藥物的使用,藥物已經引起全身性的免疫反應,仍會使病程持續進展、惡化,甚至造成死亡,死亡率甚至高達30-40%。

藥物過敏可以預防嗎?

       預防勝於治療,若能提早基因檢測和疾病早篩,對病人預後影響甚巨。在台灣,嚴重型皮膚藥物過敏反應常耗費龐大的醫療支出,每年有上千萬的藥害救濟補助是給付於這類病人。過去長庚團隊和中研院團隊的研究,使歐美、亞洲許多先進國家以及臺灣的食品藥物管理局,都已經要求在仿單上加註建議第一次服用藥物前,需作基因檢測,例如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前,需先檢查是否帶有HLA-B*15:02基因型。經由不斷努力,相信未來在使用其他藥物(如抗生素、磺胺藥物等)前,我們能利用藥物基因篩檢出易發生嚴重藥物過敏反應的高危險族群,不僅能維護病人的用藥安全,也能減少社會醫療資源的浪費。

藥物過敏有前兆六大症狀多警覺疹腫紅痛燒破

       台灣每年約有近百例具致命性嚴重皮膚藥物過敏的案例,常見引起的藥物包括抗癲癇藥物、降尿酸藥物、磺胺藥、抗生素及止痛藥等。提醒民眾在服用藥物後,若出現皮膚紅疹起水泡、嘴唇紅腫及口腔黏膜潰爛、發燒、喉嚨痛等,應立即停止服用過敏藥物,並立即就醫進行治療,避免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併發症發生。(可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s://health99.hpa.gov.tw/educZone/edu_detail.aspx?CatId=30557

醫師簡介
學經歷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桃園長庚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碩士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實證醫學會會員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會員
歐洲皮膚科醫學會(EADV)會員
專長
一般皮膚病症:毛囊炎、蕁麻疹、濕疹、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黴菌感染、指甲疾患等。
藥物過敏
皮膚腫瘤、皮膚癌
各式醫學美容 : 雷射治療(除斑雷射、除痣雷射、血管病灶雷射、除毛雷射、飛梭雷射、淨膚雷射)、微整形注射(玻尿酸)、除皺拉提治療(肉毒注射/電波及超音波拉提)
皮膚科 主治醫師
陳偉迪 醫師

醫師代號:1908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19/11/21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