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謹腎小心,腎利人生


  台灣以「洗腎之島」聞名於世,流行率穩居世界第一。洗腎,不僅個人須面對黑白人生之苦,亦為家人及國家社會帶來極為沉重負擔。在台灣,總共突破七萬,佔全國約千分之三的洗腎人口卻須花費7%的健保總額,顯示慢性腎病的早期防治刻不容緩。而絕大多數末期腎臟病是由慢性腎臟病逐漸進展而來,慢性腎臟病人口是潛藏於末期腎臟病冰山一角下的龐大族群。極其可畏的是因早期並無症狀,容易被輕忽,是一種沉靜的流行病 (silent epidemic),潛藏在周邊親朋好友甚或自己罹病而不知。因此,世界各國近年來皆積極投入國家公衛組織的力量,以求及早介入慢性腎病的防治,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過往腎功能的評估,多半僅憑抽血之肌酸酐值,然而此法過於粗糙簡略,無法偵測早期腎功能下降,因而誤導且低估問題的嚴重性,最後導致令人扼腕地錯失治療良機。因此,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 (U.S.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於2002年提出一個臨床指引,不分病因,將慢性腎臟病定義為「持續超過三個月之腎臟損傷或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 ml/min/1.73m2」作為醫療處置之架構,得到學界普遍認同。時展至今,以腎絲球過濾率搭配尿蛋白定量測定,將慢性腎病由輕而重分為五期,已是全世界遵循之準則。
 
  本院近年來配合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廣定期驗血、驗尿、量血壓以求防治慢性腎病。腎絲球過濾率及尿蛋白為檢驗重點,40歲前至少每三年一次,40歲後建議每年一次,而高危險群則應每三個月一次,包含:(1) 65歲以上老年人 (2)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3)長期服用藥物或用藥不當 (4)代謝症候群(肥胖,三高) (5)有腎臟病家族史等。因慢性腎病早期無症狀,唯有透過定期健檢,才為最有效的未雨綢繆之道。早期發現,正確諮詢。謹腎小心,必有腎利人生。
 
醫師簡介

學經歷
現任東元綜合醫院洗腎室主任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研究員
台灣腎臟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內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學會會員 
 
專長
腎臟炎、血尿、尿蛋白、水腫、尿毒症、腎結石、電解質不平衡、腰痛、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壓、藥物中毒及一般內科疾病。
特殊檢查暨治療項目:尿毒症患者洗腎治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超音波檢查、腎臟活體穿刺檢查。
洗腎室 主任
(血液透析室)
腎臟科 主治醫師
鄭玉堂 醫師
醫師代號:0802
門診時刻表
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上午          
下午          
晚上          

 

2014/09/01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