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兒童新冠病毒急性腦病變


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    郭憶霆 醫師

從2019年底至今,全世界已經有超過5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有超過60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即便世界各國傾全力防疫,新冠病毒對於公衛及醫療系統仍是艱鉅的挑戰。台灣在今年疫情爆發後,染病的兒童也占了總病例數的五分之一,重症比例約為十萬分之五,而讓家長聞之色變的腦炎目前有6例。

根據國外的研究統計,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約有16.7%會出現神經學症狀,常見的表現如下:頭痛、熱痙攣、抽筋、肌肉無力、反射異常、嗅/味覺異常,腦出血、或Guillain-Barre syndrome(急性的周邊神經病變)或視力問題則較少被觀察到。其中只有1%會有嚴重的神經併發症,像是腦病變、中風或是腦膜炎。住院兒童出現神經學症狀的比例為22%,當中有12%出現嚴重的神經併發症,26%的兒童會死亡,而有40%最後留下神經後遺症。

另一個引起關注的相關疾病是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它是感染新冠病毒後,身體產生了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多器官系統損傷,MIS-C的臨床表現類似川崎症或毒性休克症候群,而這群兒童更常表現出神經學症狀。因為新冠病毒感染或是MIS-C而住院的兒童,約莫15-25%會出現不等程度的腦病變,他們會出現意識或行為改變、精神混亂、肌躍型抽搐、抽搐、肢體麻痺、非自主性眼球動作、腦神經功能異常、運動失調等;也可能發生上運動神經元症狀(如垂足)、錐體外症候群、角弓反張、肌張力不全症等。

腦炎顧名思義就是“大腦的發炎”,其診斷條件需具備侵犯大腦的證據(如抽筋或意識改變…等)並出現下列細項的其中兩種:感染病史、腦波檢查顯示腦功能異常、腦脊髓液檢查或核磁共振影像有發炎徵象。研究顯示新冠病毒造成腦炎的致病機轉比較可能源自於免疫調節反應而不是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在急性期需要注意顱內壓升高,及時給予抗病毒藥及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調節藥物,並控制癲癇發作。

要記得,雖然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嚴重神經學表現的比例很低,我們仍不希望看到任何一個孩子因染病而沒辦法健康長大,因此若確診兒童出現以下8大重症警訊:體溫大於攝氏41度、意識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請務必前往醫院接受詳細評估與治療。

資料來源:
1. Valderas, C., Méndez, G., Echeverría, A. et al. COVID-19 and neurologic manifestations: a synthesis from the child neurologist’s corner. World J Pediatr (2022).
2.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兒科重症照護的特殊考量. 臺灣兒科醫學會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台灣兒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科總醫師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研修醫師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癲癇醫學會會員

專長
一般兒科、兒童預防保健、兒童發展評估、兒童神經疾病、兒童腦部超音波

郭憶霆 醫師
兒童神經內科 醫師

醫師代號:13038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22/05/30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