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的ECMO使用 ECMO use in COVID-19 era


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  侯守賢醫師

2020以來,侵襲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許多的傷亡。據推估,全球死亡病例幾達一億。 同時全球的經濟活動,也因此停滯許多,並嚴重傷害到許多與旅遊相關的行業。 停工或歇業的公司行號,失業的受雇者,不計其數。 有人戲稱:若政府沒好好處理疫情及經濟,餓死的人恐怕比病死的人還多。 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初期,醫學界對此世紀病毒還沒充分了解,許多年紀大的人,有嚴重共病者,如:糖尿病、中風、臥床行動不便者、末期腎病在洗腎者、服用免疫製劑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者等等,就因感染新冠肺炎,而致嚴重呼吸衰竭,最後導致死亡。

嚴重呼吸衰竭,或稱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罹患者在施與各種藥物,機械性呼吸支持,包括呼吸器,俯臥體位後,仍無改善跡象時,可考慮ECMO 來幫忙, 暫時取代肺臟的呼吸功能,讓肺臟能有時間在其他藥物的幫助下恢復,進而挽回病人寶貴的生命。這樣的治療已有不錯的成績報告。即使在外傷合併出血的病人,當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時使用ECMO也有令人滿意的結果,特別是年紀輕的胸部外傷病人有報告指出,若在他們發展出ARDS的初期就運用ECMO來治療其死亡率, 相對於沒使用ECMO者, 有極明顯的進步, 23% vs 50%。

即使頭部外傷的COVID病人,利用ECMO來治療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也因為使用了抗凝血劑。統計分析,也沒發現這些病人有更高的出血率。比起沒有使用ECMO,使用ECMO者其ICU住院日(24 days vs 14 days)及總住院日(29 days vs 17 days),使用呼吸器時間 (22 days)是有增加。同時也有較多的併發症,包括深層靜脈栓塞(18% vs 11%),肺動脈栓塞(6% vs 4%),呼吸器相關的肺炎(7.2% vs 0)。 但換來的是較低的死亡率。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導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使用ECMO 來治療是否也有功效呢?

COVID-19大流行,實際起始在2020年年初。初期病毒來勢洶洶,一般人還掉以輕心,不當一回事,以致於造成很大的傷亡。很多死者最終都死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於是就有學者,就以2020當年的COVID-19合併ARDS的病例,有無接受ECMO,及其預後結果做研究。把2020.3到2020.5視為第一波,來與2020.9到2020.10的第二波做統計分析。結果發現第一波病人的年紀比較輕,為58歲,對比第二波的63歲,p值為0.017。最可能的原因是病人愈來愈多, 醫療量能受衝擊。最終結果,住院死亡率第一波為58%,第二波為65.8%, p值 0.608。 雖未達統計上有意義的差別,但也多少 印證上述的推想。

(1)第一波病人能使用ECMO治療的時機較第二波的病人早,從有ARDS症狀或進 ICU算起到使用ECMO時間,第一波為 15天及7.5天,第二波的病人為19天及14天。 P值各為0.004, <0.001。

(2)即使是進入ICU後, 使用呼吸器時機,第二波的病人還是較遲,平均5.5天,相較於第一波病人的0天 (進入ICU當天) ,p值 < 0.001。
因為病人不斷的大量湧入, 醫療量能持續受擠壓, 當時抗病毒的專屬藥物的使用, 在這兩波便有了差異。第一波使用者有45.8%, 而第二波僅有11.5%,p=0.007。有些只得以抑制免疫藥物steroid來嘗試治療COVID-19,特別是第二波的病人, 100%都用了steroid。而第一波則僅有16.7%的病人使用steroid。兩者比較 p<0.001, 是有明顯差異。 第二波的病人似乎也因此而相對於第一波的病人有較多的細菌感染61.5% vs 21%, p=0.004。
非侵襲性呼吸輔助的使用,也是第二波病人較多, 14 days,相對於第一波的 7.7 days, p<0.001。
事實上,第二波病人的肺臟功能狀況也都比第一波的病人差。
就以細菌感染來說,使用ECMO 前,第二波有61.5 %,對比 第一波僅21%, 使用ECMO後, 第二波 73 %, 對比第一波 45.8%, 結果,毫無疑問,第二波的病人較不好。
ICU住院日較長,第二波35天,對比第一波25 天,p=0.055。
總住院日數較長,第二波40天,對比第一波26 天,p=0.021。
catecholamine 使用日數較長,第二波15 天,對比第一波8 天, p=0.049。
ECMO 使用日數較長,第二波14 天,對比第一波11 天,p=0.013。
併發症較多,特別是插管部位出血,第二波 76.9%,對比第一波50%, p=0.048。
菌血症需要抗生術治療者較多, 第二波 73%,對比第一波45.8%,p=0.049。
住院死亡率較高:第二波65%,對比第一波58%,p=0.608。
90天死亡率較高:第二波 69%,對比第一波58%,P=0.423。

隨著醫學公衛生技專家對COVID-19的了解及各種治療方法的介入,使用ECMO來挽救重症COVID-19病人的好成績報告也逐漸浮現。

2021年的許多醫學中心的病例研究報告,結果顯示使用ECMO已能使併發ARDS的重症COVID-19病人的死亡率,比起2020年的報告,進步許多 (37.1%, vs 69%)。特別是使用VV-ECMO者,死亡率更好,35.7%。而 98% 的COVID-19併發ARDS的病人使用VV-ECMO。這些研究報告裡有那些值得注意的呢?病人年紀是不是危險因子呢?ECMO使用日數呢?PRE-ECMO有沒嘗試其他的輔助療法呢?

結果顯示:
85.3% 病人有使用俯趴姿勢prone positioning。
96.3% 病人有使用神經肌肉阻抗劑neuromuscular blocker。
許多病人也多嘗試過強心藥物 inotropics,類固醇steroid,免疫調節製劑immune-modulator,及抗病毒藥物anti-viral drug。
有兩篇報告,COVID-19重症病人若僅使用呼吸器治療,死亡率還是高達47.8%,63.2%,而使用ECMO 者,死亡率可降到46.1%, 57.1%。
體型較重者 (increased BMI) 似乎是一個保護機制。
有篇報告顯示ECMO 使用於COVID-19重症病人,其90天死亡率仍高於非COVID-19的重症病人 (47% vs 74%)。但也說明這一高死亡率可能暗示COVID-19這一病毒不僅造成肺臟傷害,可能也會導致其他器官的損傷,同時,病人原本的慢性疾病,如:末期腎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不全、腦中風、身障臥床者皆有可能反應在這90天的高死亡率及post-COVID-19的身心障礙。

使用ECMO後,在COVID-19重症病人會有那些併發症或後遺症呢?是否比 非COVID-19的病人使用ECMO者有更多的機率呢?
最明顯的是血栓栓塞症 thromboembolism較多。使用 ECMO的時機也很重要。如有需要用ECMO,就要及早使用,如此才會對病情恢復才有正向幫助。

ECMO使用數大約15 天。
ECMO的使用是屬於高醫療成本的,且這一資源有限。而 COVID-19 病人在所有病人的占比只是一小部分,仍有許多ICU病人因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機械性呼吸器材輔助,包括呼吸器甚或ECMO。此時, ECMO的使用也是一個醫學倫理問題。

病人年紀是不是危險因子呢?
上面提過,文獻報告 COVID-19 重症病人使用ECMO的90天死亡率約37%。更有醫療團隊報告他們的成績可好到死亡率降到不可思議的僅15%。而高齡 > 70 歲確實是一個危險因子。這些使用ECMO逃過COVID-19及ARDS危機的病人,從此就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不是的。約有 11.3% 的病人會在1年內發展出慢性呼吸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RD)。特別是因為ECMO使用前有ARDS的COVID-19 重症病人,他們發生ECMO用後的CRD的機率是別人的 2倍,而且5年死亡率是1.4倍。

總之,在這COVID-19流行期裡,若因病情發展出ARDS,嘗試過俯趴姿勢prone position,呼吸器,以及各種適當的藥物治療,還不能讓有ARDS的COVID-19病人好轉時,若能及早使用 VV-ECMO,根據現有的醫學報告,病人可有低到37%死亡率的令人振奮好成績,雖然還是會有些許的併發症,如血栓栓塞症。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中沙醫療團駐吉達醫院副團長兼心臟外科醫師
美國Mayo clinic 心臟外科研究員
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UAB醫院心臟外科研究員
日本東京女子醫大醫院小兒心臟外科研究員
台北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療副院長
台北康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醫務部主任
新竹台大醫院外科主任/心臟外科主任/主治醫師

專長
心臟血管疾病之外科治療諮詢
四肢動脈阻塞疾病之外科治療諮詢
下肢靜脈曲張之外科治療
血液透析用動靜脈廔管之建立
 
心臟外科 主治醫師
侯守賢 醫師
醫師代號:3516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22/12/19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