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小腸惡性腫瘤


東元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  鄧堯州醫師

曾女士今年七十歲,因為解血便併貧血被收住院治療。胃鏡檢查沒看到出血點,而大腸鏡發現在大小腸相接處有血液堆積滯留,因此強烈懷疑出血點在小腸某處。由於曾女士水喝多則容易嘔吐,理學檢查有腹脹情形,於是安排電腦斷層進一步檢查,其顯示在迴腸中段有血腫(hematoma)併腸道阻塞擴張。之後執行外科手術確認是小腸癌導致腸道阻塞併出血。

我們的小腸位於胃和大腸之間,起自幽門,劃分為十二指腸(duodenum)、空腸(jejunum)和迴腸(ileum),遠端於迴盲瓣與大腸相接。小腸全長約6公尺,占胃腸道全長的70%~80%。經由膽汁、胰液和小腸液的作用將來自胃的食糜分解成單糖、胺基酸、乳糜微粒等並加以吸收。可能是消化物在小腸停留時間短,因此癌病變機率遠低於大腸。小腸腫瘤僅占胃腸道腫瘤中的3~6%,小腸惡性腫瘤僅為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的1%。

目前認為會引發小腸惡性腫瘤的危險因子有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乳糜瀉(Celiac disease)及家族遺傳性胃腸道癌症候群等。患者可能有的症狀: 排暗紅、鮮紅或黑色的糞便、慢性腹瀉、腹部有腫塊、脹疼痛、噁心嘔吐、不明原因的貧血及體重下降等。 在診斷出小腸癌之前,患者可能接受的檢查工具有胃鏡、大腸鏡、小腸鋇劑攝影、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攝影、膠囊內視鏡及小腸鏡等。

小腸癌主要分為下列五種:
1. 腺癌(Adenocarcinoma):最常見的小腸癌,約佔小腸癌病例的 30~40%,好發於十二指腸及空腸。
2. 肉瘤(Sarcoma): 源自於肌肉組織,好發於迴腸。
3. 胃腸道基質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是一種很罕見的小腸癌。
4. 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 也被稱為類癌腫瘤(Carcinoid tumor),這種生長緩慢的腫瘤通常發生於迴腸。
5. 淋巴瘤(Intestinal lymphoma): 屬於淋巴系統的癌症,好發於空腸及迴腸。

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是小腸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如果腫瘤無法切除則會執行繞道手術(bypass),做出一條通道以利消化物通行。之後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再決定是否要實施化學藥物、標靶藥物或放射線治療。 小腸癌大部分被發現時已有轉移的情形,相對預後較差。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約70%,第四期的五年存活率不到10%。

醫師簡介
學經歷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前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總醫師
中華民國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消化系內視鏡專科醫師
台北馬偕內科住院醫師
台北馬偕醫院腸胃內科總醫師
台積電東元診所特約醫師
台積電研新診所特約醫師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會員
聯電力行診所特約醫師

專長
一般內科疾病、腹痛腹脹、便秘、腹瀉、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肝機能異常、消化不良、所有腸道疾病。
 
肝膽腸胃科 主治醫師
鄧堯州 醫師
醫師代號:0709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22/12/26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