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淺談勞工復工--受傷或生病勞工,返回工作崗位,勞雇雙方要注意一些什麼?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 / 職業病醫學中心主任  李長興醫師

勞工復工是指因職業災害或其他原因導致勞工暫時無法工作,經過醫療復健或職能復健後,重新回到原職場或另尋工作的過程。目的是讓勞工恢復其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質,減少其失業風險和社會成本。

過去因為工作場所較少有職業醫學醫師駐場服務,只要勞工因為受傷或生病在家休養,痊癒之後想要返回工作崗位,都是由單位主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來處理這段復工的過程。

但常常發現,勞工復工的困難在於。勞工可能面臨身體或心理的障礙,如功能障礙、疼痛、恐懼、焦慮、抑鬱等,對自己沒信心,害怕再度受傷,影響其復工的意願和能力。而雇主對於勞工復工的期待,覺得可以立即回復跟傷病前一樣的工作狀態。往往操之過急,甚至破壞了勞雇雙方的信任,甚至演變成糾紛。

勞工復工的過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勞工的健康狀況、心理狀態、工作環境、雇主的態度、政府的政策和社會的支持等。勞工復工的成效不僅取決於勞工本身的努力,也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協調。

根據筆者多年的廠醫服務經驗,提醒復工過程中,兩大要注意的重點:
1. 勞工傷病向公司請病假後,復工計畫就要開始啟動:復工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勞雇雙方的信任。勞工病假開始時,就讓勞工知道,公司在處理復工的流程,讓相對弱勢的勞工,知道公司希望幫忙勞工復工的誠意與做法。甚至開始溝通開始嘗試復工的時間。
2. 復工嘗試的時間越快越好:研究上,傷病在家休養超過6個月,復工成功的機率就會降低。如果以骨折為例,如果要等完全癒合才開始上班,常常就會超過6個月。這時候,勞工的生活作息,要再回到上班的節奏,回到職場社交等等問題,困難度都會增加。

其實,勞雇雙方一開始就要先理解,復工過程,其實是一個嘗試的過程,不會一下就會回到傷病前的狀態。所以,可以在復工計畫中,由廠醫或廠護了解傷病的狀況,一來增加雙方理解,二來可以溝通出復工目標,開始設計出當時勞工健康可以負荷。而且,如果復工過程,需要暫停,再回家休養,都是可以接受的狀況。

因此,勞雇雙方應該有的態度是:勞工應該積極參與醫療復健或職能復健的服務,並與雇主溝通和協調復工的事宜,表達其復工的意願和需求,尋求其復工的機會和支持。而雇主應該採取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尊重和接納勞工的復工,並根據其健康狀況和能力,提供其適當的工作或安排其工作的調整,如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設備等,以利其復工的順利和安全。

可能很多人聽起來,覺得這樣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可是,做好復工,對勞工而言,可以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加其收入和福利,改善其生活品質和家庭關係,減少其心理壓力和孤立感。而對雇主而言,復工可以節省招聘和培訓新人的成本,保留熟悉工作的員工,提高其生產力和競爭力,增強其企業形象和社會責任。而且,對政府而言,復工可以減少勞工的醫療和社會保障支出,增加其稅收和經濟貢獻,促進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復工,是職業醫學的專業,也是職場衛生管理很重要的一環。除了,公司需要聘用職醫職護來協助處理,而且建議需要讓職醫職護專任,來取得員工的信任,才能在處理復工這個有關員工健康隱私,及可能會造成勞僱糾紛的過程,讓勞雇雙贏。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暨工業衛生研究所博士
中華民國衛生署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訓練醫師
新竹科學園區員工診所主任
台中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科兼任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職業醫學科兼任醫師
工業技術研究院健康管理顧問
* 支援本院高級健檢中心       
職業病醫學中心主任
兼 巡檢中心主任
李長興 醫師

醫師代號:1210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23/12/13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