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麻醉和肺水腫


手術後發生肺水腫併發症的機率很低,造成的原因可以分為心源性、非心源性或兩者的組合。

麻醉心因性肺水腫往往在心臟衰竭患者急性失償(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時發生,最常在手術後36小時內,而且可能致命。可透過監測肺動脈壓是否升高,與非心源性肺水腫區分。

手術後非心源性水腫的主要原因是負壓性肺水腫,大多由拔管後喉頭痙攣或其他形式的上呼吸道阻塞引起。患者通常在拔管後出現急性上呼吸道阻塞,而在阻塞緩解後,出現呼吸困難,伴隨粉紅色泡沫痰液,胸部X光片上顯示雙側浸潤。 少數情況下,肺水腫可能延遲幾個小時才發生。

負壓性肺水腫發生機率約為全身麻醉手術的0.05%至0.1%。有上呼吸道阻塞傾向的患者,發生負壓性肺水腫的風險最大;然而,年輕、健康、經常運動的成年人也可能發生拔管後喉頭痙攣引起肺水腫。上呼吸道阻塞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脖子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肢端肥大症,還包括以前曾接受耳、鼻、喉手術。另外,在麻醉深度第二階段時,拔除氣管內管,會增加發生喉頭痙攣的風險。

負壓性肺水腫的機轉在於聲門關閉時,進行強制吸氣(稱為Mueller,或反向Valsalva),而產生明顯的胸腔內負壓過大。當胸內負壓變大,流向右心的血流增加、肺血管床擴張、毛細血管周圍的間質負壓力變得更大,造成血管內液體被吸入間質空間、肺泡內。因此形成肺水腫,氣體交換能力變差、引發低氧血症。

負壓性肺水腫一般接受支持性治療。給予較高氧氣濃度,如果血液量過多,可以給予利尿劑,支氣管擴張劑和持續性氣道正壓可能有幫助。對於比較嚴重患者,需要重新插管。絕大多數病例會在短時間內痊癒,不會產生長期後遺症。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科醫師

專長
臨床麻醉、重症麻醉、術後止痛治療(P.C.A)、無痛分娩麻醉
麻醉科 主治醫師
沈志隆 醫師

醫師代號:1504

2023/12/25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