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半身麻醉的做法


東元綜合醫院麻醉科  顏慧明醫師

什麼是半身麻醉?

半身麻醉,分為脊髓麻醉和硬脊膜外麻醉,本院常用的是脊髓麻醉,這是一種將麻醉藥注入脊髓周圍的蜘蛛膜下腔,以阻斷下半身的感覺和運動的麻醉方法。這種麻醉方式通常在下半身手術,如剖腹產、膝關節置換術等中使用。

步驟解析

1.準備階段:
● 病歷評估:麻醉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的病歷,確認是否適合進行半身麻醉。特殊情況下,如患者有脊柱畸形或過敏史,可能需要調整麻醉計劃。
● 術前檢查: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麻醉醫師可能會要求進行一些術前檢查,如血液檢查、心電圖等。
● 解釋與簽署同意書:麻醉醫師會向患者解釋麻醉過程及可能的風險,並獲得書面同意。

2.麻醉過程:
● 姿勢調整:患者需採坐位或側臥位,背部彎曲成C字型(亦稱作煮熟蝦子的形狀),方便麻醉醫師進行穿刺。
● 局部消毒與麻醉:麻醉醫師會在穿刺部位進行局部消毒,並注射少量局部麻醉藥,以減少穿刺時的疼痛。
● 穿刺與藥物注射:使用細針進行穿刺,進入蜘蛛膜下腔後,緩慢注射麻醉藥物。這時,患者可能感受到一陣麻或暖流。

3.麻醉效果與監控:
● 麻醉效果:麻醉藥物在數分鐘內生效,下半身會逐漸失去感覺和運動功能。醫療團隊會不斷監控患者的生命體徵,確保安全。
● 手術過程:在手術過程中,患者清醒但不會感到疼痛。如果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告知醫療人員。

4.術後恢復與觀察:
● 麻醉恢復:手術結束後,麻醉效果會逐漸消失,通常在數小時內恢復正常感覺和運動功能。
● 術後護理:術後,醫療人員會繼續觀察患者的狀況,並給予必要的護理建議,如避免劇烈活動和注意休息。

風險與注意事項

雖然半身麻醉相對安全,但仍有可能出現一些風險和併發症,如:
● 低血壓:由於麻醉藥物影響,可能會導致血壓下降。醫療團隊會密切監控並採取措施應對。
● 頭痛:少數患者可能會在麻醉後出現頭痛,這通常是由於蜘蛛膜下腔穿刺引起的。
● 尿瀦留:由於下半身感覺喪失,可能會影響排尿功能。醫療人員會觀察並提供必要的幫助。
● 神經損傷:儘管十分罕見,但進行半身麻醉時仍有神經損傷的風險,導致長期神經損傷或感覺異常。
● 過敏反應:極少數情況下,患者可能對麻醉藥物產生過敏反應。

術後建議

術後,患者應遵循以下建議以促進恢復:
●充足休息:手術後應避免劇烈活動,給予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
●飲食調整:遵循醫療建議調整飲食,以促進身體康復。
●術後訪視:術後醫師定期進行訪視,監控恢復情況,及早發現和處理任何異常。

醫師簡介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奇美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住院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科總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科研究醫師
中華民國麻醉專科醫師


專長
全身麻醉、半身麻醉、減痛分娩、困難氣道處理、術後疼痛控制
麻醉科 主治醫師
顏慧明 醫師

2024/11/01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