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綜合醫院麻醉科 顏慧明醫師
● 下半身手術:如剖腹產、髋關節置換術、膝關節手術、泌尿科手術等,半身麻醉提供了良好的鎮痛效果和術後康復。
● 患者需求:某些患者因個人健康狀況或偏好,希望避免全身麻醉的風險,可選擇半身麻醉。
● 脊柱異常:如脊柱畸形、脊髓炎、脊柱手術史等,這些情況可能增加麻醉風險。
● 凝血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進行半身麻醉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 感染:穿刺部位或全身感染的患者,麻醉過程中可能導致感染擴散,不宜進行半身麻醉。
1.減少全身麻醉的風險:
● 心肺影響較小:全身麻醉對心臟和肺部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對於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半身麻醉則主要作用於下半身,減少對心肺系統的壓力。
● 術後清醒快:由於半身麻醉不涉及全身麻醉藥物,患者在手術結束後可以更快地清醒,減少術後頭暈、噁心和嘔吐的風險。
2.更好地控制術中疼痛:
● 即時鎮痛:半身麻醉能即時阻斷疼痛信號,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
● 術後鎮痛效果持久:半身麻醉的效果可以持續數小時,有助於控制術後的早期疼痛,減少術後疼痛藥物的使用。
3.減少麻醉藥物的使用:
● 降低麻醉藥物的用量:半身麻醉所需的麻醉藥物劑量較少,降低了麻醉藥物相關副作用的風險。
● 特定區域的作用:麻醉藥物僅作用於脊髓特定區域,減少了對全身其他部位的影響。
4.促進術後康復:
● 早期活動:半身麻醉後,患者可以更早地開始下床活動,促進術後康復,降低併發症如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 縮短住院時間:半身麻醉可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
5.更好的術中交流:
● 保持清醒:半身麻醉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清醒,可以與醫療團隊進行即時交流,幫助醫療人員更好地掌握手術進展和患者感受。
1.潛在的併發症和風險:
● 低血壓:半身麻醉會使交感神經受到抑制,可能導致血壓下降。醫療團隊需要密切監控並採取措施應對。
● 頭痛:少數患者可能在麻醉後出現頭痛,這通常是由於蜘蛛膜下腔穿刺引起的,稱為“穿刺後頭痛”。這種頭痛可能持續數天,嚴重時需要進行治療。
● 尿瀦留:由於麻醉藥物的影響,下半身感覺喪失,可能會影響膀胱功能,導致尿瀦留。醫療人員會觀察並提供必要的幫助。
● 神經損傷:儘管罕見,但在進行半身麻醉時,可能會有神經損傷的風險,導致長期神經損傷或感覺異常。
● 過敏反應:極少數情況下,患者可能對麻醉藥物產生過敏反應,需要即時處理。
2.不適用於所有患者:
● 脊柱問題:有些患者由於脊柱畸形、手術史或感染等原因,可能不適合進行半身麻醉。這種情況下,醫療團隊會選擇其他麻醉方式。
● 凝血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可能面臨出血風險,進行半身麻醉需特別小心或考慮其他麻醉選項。
3.麻醉失敗的風險:
● 穿刺困難:在某些患者中,可能會遇到穿刺困難的情況,導致麻醉失敗或效果不佳,需要轉換為其他麻醉方式。
● 不完全麻醉:有時麻醉藥物可能未能完全覆蓋所需區域,導致部分疼痛感覺仍存在,需要額外使用其他鎮痛方法。
醫師簡介 | ||||||
![]() |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奇美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住院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科總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麻醉科研究醫師 中華民國麻醉專科醫師 專長 全身麻醉、半身麻醉、減痛分娩、困難氣道處理、術後疼痛控制 |
|||||
麻醉科 主治醫師 顏慧明 醫師 |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 2016 Ton-Yen General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