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微芙國際生殖中心麻醉科 何詠愿醫師
全身麻醉是一種利用藥物,讓病患在手術中達到不痛,且沒有知覺的一種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需要插管的全身麻醉,另一種則是不插管的情況下只使用靜脈藥物的靜脈麻醉
只有從點滴給予靜脈麻醉藥物,不需要插管,由於給予的藥物通常效果不長,所以在手術中會視情況多次給藥或是持續輸注藥物。這種麻醉方式一般只適用在短時間(15分鐘以內)且呼吸道沒有問題的手術,而且病患必須禁食時間足夠,沒有嘔吐的潛在危險,才可採用此種方式。
通常手術時間超過30分鐘、禁食時間不足、呼吸道有問題或是重大手術會採用此種麻醉方式。首先我們會從點滴給予麻醉藥物,待患者進入麻醉狀態時,麻醉醫師會利用特殊的管路來建立病患的呼吸道,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插管,目前常見的插管方式主要有兩大類:
使用氣管內管插管,管子會從嘴巴(大部分)或鼻子,經由咽喉部置放到氣管內,所有的手術皆可由此種方式來執行麻醉。
使用喉頭罩建立呼吸道,喉頭罩會經由嘴巴放置到咽喉部,不需要進入氣管內。此類型的呼吸道無法避免嘔吐所造成的危險,而且較容易有麻醉氣體洩漏的問題,所以只適用於某些手術的麻醉。
不管是使用哪一種方式來插管,都會在病患已經麻醉後才執行,因此您不會因為插管感到痛苦不適。然而有少數的病患,由於呼吸道方面的異常病變(例如咽喉部腫瘤、嘴巴打不開、……等),若是在讓病患進入麻醉狀態後才插管,有可能會因為困難插管而造成病患無法呼吸的危險,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我們會改變插管的方式,透過局部麻醉藥的使用來減輕病患不適,在病患仍然清醒的情況下執行插管的動作,直到呼吸道已經建立並確認無誤後,再讓患者進入麻醉。
在插管完成後,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麻醉開始,要讓病患在手術過程中持續維持麻醉狀態,必須不斷的給與麻醉藥物,大部份的患者是透過氣管內管或喉頭罩給與吸入性麻醉劑,來達到手術中麻醉的維持。
另外一種方式是不使用吸入性麻醉劑,而是完全靠靜脈麻醉藥來完成整個手術麻醉過程,這種方式我們稱之為全靜脈麻醉,至於該採用哪一種方式,必須由麻醉醫師根據病患的身體狀況與手術方式來決定。
麻醉的時間是由手術時間決定,一但手術即將結束時,在停止給與麻醉藥物之後,大部份的患者可以很迅速的在5~15分鐘內甦醒,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有可能會需要更長的復甦時間。待患者意識恢復且可以自行呼吸時,氣管內管或是喉頭罩才會被移除,最後患者會被送到恢復室觀察至少1小時的時間,帶我們確定沒有立即的安全問題時,才可以回家或是轉送回病房。
醫師簡介 | ||||||
![]() |
學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科醫師 桃園榮民醫院麻醉科主任 專長 臨床麻醉、重症麻醉、術後止痛治療(P.C.A)、無痛分娩麻醉 |
|||||
麻醉科 主任 麻醉科 主治醫師 何詠愿 醫師 醫師代號:1503 |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 2016 Ton-Yen General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