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天地

【衛教天地】頸因型暈眩與頭痛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  鄧仲華醫師

柯阿嬤76歲,首次看到阿嬤,她是用四腳助行器由家人陪同進來的,阿嬤表示頭暈一直無法改善,暈到沒有辦法自己走進診間,愁眉苦臉訴說著她漫長的病史。阿嬤的頭暈伴隨頭痛已經多年,看了很多科的醫師,神經內科開了暈眩藥止痛藥沒效,耳鼻喉科說她內耳不平衡,也看了家醫科、心臟科都找不到原因,後來又出現手麻的問題,經由神經外科醫師安排頸椎融合手術,頸椎手術放墊片於三四節及四五節,手術花費高達三十多萬,術後手麻有改善,但是頭痛暈眩卻一直困擾著她。

阿嬤表示他朋友的暈眩症,在家醫科鄧醫師門診看診治療改善,推薦阿嬤來看診。
看診期間安排暈眩症測試,結果發現不是內耳不平衡,也不像小腦中風。阿嬤表示後腦杓會痛,每天下午會頭暈,經由震波測試檢查她的頸椎,發現了她第一和第二對頸椎神經有壓迫。

頸因型暈眩,常常是頸椎前三節的壓迫,連帶導致動眼神經與睫狀節的神經壓迫,而睫狀節是控制瞳孔放大的神經,第二節頸椎壓迫的患者,經常有睫狀節的神經壓迫,患者常常會在震波神經檢查後眼睛亮了起來。
頸因暈眩,患者經常可以震波檢查到頸椎第一至第三節的壓迫,這可能和動眼神經壓迫有關。


圖一

頸因型頭痛的原因也和頸椎前三節有關 ,頸椎前三節的的神經支配後腦的神經,後腦的神經中,枕下神經由第一對頸椎神經支配,枕大神經由第二對頸椎神經支配,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由第二對和第三對支配,第三枕神經由第三對頸椎神經支配。
由圖一可知,頸椎前三節神經支配了大部分後腦的神經,這也是為什麼頸椎壓迫會引起後腦疼痛的原因。第一節頸椎壓迫其實也蠻常見的,患者可以壓圖一枕下神經後腦杓窩的位置,常常有疼痛悶悶的感覺。


本影像為柯阿媽頸椎影像(圖二)

然而,就算昂貴的開刀前核磁共振,也沒有檢查出阿媽第一節和第二節的C1頸椎神經壓迫,因為第一節頸椎和第二節頸椎間,沒有椎間盤,脊椎兩節有融合現象,無法觀察到椎間盤突出或壓迫的現象。沒有椎間盤,無法用牽引拉脖子復健,也沒有辦法用椎間盤減壓手術,脊椎椎間盤墊片,椎間盤融合鋼架來改善。神經震波檢查卻能檢查到沒有椎間盤的脊椎神經根壓迫。

經過數次的震波治療神經檢查後,阿嬤已經能自己從家裡走來診間看診,不再需要助行器,困擾多年的暈眩和後腦頭痛也完全好了,人也開朗許多。神經震波檢查最神奇之處,就是檢查的本身,就是治療,刺激神經也有刺激復原的能力。很多頸因性暈眩和頭痛患者,常常求助很多醫師多年無法痊癒,常常需要長期使用暈眩藥、止痛藥、神經痛藥物甚至抗癲癇藥物,病患的生活品質也很差。故在此發文,希望能幫助更多患者。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碩士
敏盛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馬偕醫院代訓醫師
耳鼻喉科學會會員
睡眠醫學會會員
工研院駐診醫師
科學園區員工診所醫師
台積電臨廠醫師
專長
成人健康檢查、慢性病防治、慢性咳嗽、暈眩、耳鼻喉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痛風、慢性疼痛、失眠、戒菸、皮膚病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鄧仲華 醫師

醫師代號:1216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25/08/25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