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流行性感冒(流感)?和感冒一樣嗎?
流感並不是感冒,雖然從字面上來看,流感、感冒這兩個詞彙容易令人混淆,但其實這是翻譯引起的問題,二者的英文單字可是完全不同喔!
感冒(commom cold)是一個通稱,泛指數百種不同的病毒所造成的鼻塞、流鼻水、咽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較常見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等。流感(influenza)則專指正黏液病毒科家族裡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感染,和一般感冒相較,流感往往有全身性的疲憊、肌肉痠痛 |
![]() |
等症狀,痊癒時間也較一般感冒來得長。
我需要打流感疫苗嗎?
許多人認為「我很健康、很強壯,為何要施打流感疫苗?」或是有「就算得到,多喝開水、多休息,很快便能痊癒」的觀念,因此不願事前施打流感疫苗。然而,流感病毒的傳播性高,可以快速地廣泛傳播。雖然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半無礙,約一周後即會自然痊癒,但一小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心肌炎,腦炎或繼發性的細菌感染等併發症,造成受感染者出現後遺症甚至死亡,特別是老年人、嬰幼童、孕婦、肥胖者及慢性疾病患或免疫功能不全等高危險族群。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最好的情況就是不要得到流感,而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
打了流感疫苗卻仍得到流感?
首先要問的問題是,得到的到底是感冒還是流感?如前所述,感冒是好幾種病毒感染後引起上呼吸道症狀的通稱,而流感疫苗,是專門針對流感病毒,並不能防範其他病毒的感染,所以接種流感疫苗後,仍有感冒的可能喔! 其次,施打流感疫苗的確是仍有得到流感的可能。因為流感病毒突變性強,細分之下流感病毒仍可分為許多型別,而每年所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略有不同。一般公費流感疫苗是三價疫苗,即是包含二株A型流感病毒株及一株B型流感病毒株。然而這三株流感病毒是如何挑選出來的呢?每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都會召開會議,流感專家們齊聚一堂,根據前一年度流行資料及各地所收集的病毒株,預測並挑選出下一季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疫苗廠商便根據此預測將之做成疫苗。所以若是預測錯誤,當年度的流感疫苗預防效果即會不好,就可能發生打了疫苗還是得到流感的情況。另外現在有四價流感疫苗----涵蓋了二株A型及二株B型流感病毒株,即較三價流感疫苗多涵蓋一株B型流感病毒株,以減少預測錯誤的情況。目前四價流感疫苗須自費,且滿三歲以上才能施打。
依過去資料,台灣流感高峰期從每年十一月底到隔年二、三月左右,而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已從10月1日起開始接種,符合資格卻尚未接踵者,應盡速接種喔!
醫師簡介 | ||||||
![]() |
學經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畢 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 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總住院醫師 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感染科臨床研究員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專長 各種兒童感染症,小兒發燒、肺炎、扁桃腺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腸胃炎、過敏等兒科疾病。兒童疫苗接種、兒童健檢及發展評估。 |
|||||
兒童感染科 林御群 醫師 醫師代號:13026 新進醫師於103年11月1日起正式看診 |
||||||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 2016 Ton-Yen General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