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說:「醫生啊! 為什麼我得糖尿病,我的血脂也會跟著變高?」
病人說:「到底我要少吃甜?還是少吃油呢?」糖尿病患者較沒有罹患的病人有超過十倍得到致命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所引起的加速粥狀動脈硬化的現象,遠遠增加了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個案數。
糖尿病和動脈粥狀硬化有相同的病理過程,包括內皮損傷、平滑肌細胞增生,泡沫細胞的發育和血管壁的再滲透,造成了血小板的活化並增加了血管內的發炎反應。
可怕的是接下來的過程,由於內皮滲透性的增加,保留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同時也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與底層外基質的交互作用,進而增加了血管內壁的氧化壓力,研究發現氧化壓力的增加,是引發糖尿病及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發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刺激血管內膜平滑肌細胞,進而產生了不穩定又容易破裂的血管內斑塊,這些斑塊剝落在血液中流動,一旦形成了大的阻塞性血栓,就會造成心肌梗塞或嚴重腦血管中風等猝死的恐怖急症。
由上述的病理機轉來看,血糖偏高時,不好的血脂肪、低密度膽固醇也會上升,進而增加了腦心血管疾病!因此在治療高血糖的同時,也要注意血脂肪的高低變化!尤其是最大危險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因此,台灣肥胖醫學會提出未來發展長期且有效的減重方法。建立減重對肥胖合併血脂異常及新陳代謝症候群整體之效益,應而降低心臟血管疾病及較危險因子評估及衛教發生。
吃糖生油!這從來就不是危言聳聽!但這是可以預防的!
附註:代謝症候群 (五項中符合三項以上) (國民健康署2007年) |
01.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 >= 90cm (約35-36英吋) 女性腰圍 >= 80cm (約31-32英吋) |
02. 血壓偏高:高值的收縮壓 >= 130 mmHg 低值的舒張壓 >= 85 mmHg |
03. 空腹血糖值偏高:FG >= 100 mg/dl |
04. 不好的三酸甘油酯偏高:TG >= 150 mg/dl |
05. 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男性 < 40 mg/dl 女性 < 50 mg/dl |
醫師簡介 | ||||||
![]() |
學經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考試及格 內科醫學會會員 內分泌糖尿病學會會員 前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研究員 前新光醫師神經外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 專長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甲狀腺機能亢進、低下、結節、青春痘、女性更年期綜合症侯群 腦垂腺疾病、腎上腺疾病、骨質疏鬆症。 |
|||||
一般內科 主治醫師 邱文瑾 醫師 醫師代號:1822 新進醫師於104年02月1日起正式看診 |
||||||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 2016 Ton-Yen General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