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我今天中午沒有吃飯喔!但是一次吃2顆粽子,這樣應該不會吃太多吧!」粽子是端午佳節應景的食物,一般內餡有蛋黃、五花肉,是屬於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傳統肉粽熱量一顆約400~500大卡,有些甚至會高達一顆700~800大卡,通常吃了一顆粽子後還想再吃一顆,再加上其他食物的攝取,往往發現當天所攝取的熱量早超過身體所需,對於患有慢性疾病者,則大大增加身體負擔。如何享受美食,又能達到營養均衡,建議原則如下:
聰明選材,把握「3低1高」原則
「低油」:避免先將糯米及配料加油拌炒(內餡以滷代替炒),且以里肌肉、腰內肉、腿肉甚至雞肉、海鮮等低脂肪食材取代五花肉使用。
「低鹽」:以新鮮食材如:辣椒、蒜泥、薑泥、新鮮蕃茄末取代市售醬油、蕃茄醬等調味料的使用。
「低糖」:一般吃鹼粽時,會以砂糖、蜂蜜或花生粉來增加風味,若為糖尿病病人,則建議以代糖取代,避免影響血糖。
「高纖維」:糯米可用五穀米取代,而且建議多包些蔬菜類的香菇、木耳、筍丁或蒟蒻等增加纖維的含量,但是腎臟病人,為了避免增加腎臟負擔,不適合食用含磷量高的五穀米。
均衡營養,健康加分
一般粽子內的糯米屬支鏈澱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而且血糖上升速度快,對於糖尿病人,更需要注意攝取份量,建議一天以一顆為宜。
一顆拳頭大的肉粽熱量約400~500大卡,相當於1碗飯+1.5兩肉類+10公克油脂,為了達到均衡飲食,建議再搭配半碗燙青菜及1份水果(約8分滿碗)。
慎選食材品質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提醒民眾若自行包粽子,請選購有青草香味之粽葉,有嗆鼻味者不宜購買,並避免購買來路不明之散裝產品;選擇信譽良好店家且仔細閱讀食品標示,包括保存期限、內容物、營養標示、廠商資訊等資料。
購買即食粽子,應選購保溫於60℃以上之產品;購買非即食性粽子,應選擇保存於冷藏或冷凍櫃內之產品。
多動少負擔
運動可以燃燒三酸甘油脂,使脂肪細胞變小,不只可以消耗熱量,還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因此有助於血糖、血脂、血壓及體重的控制。
國民健康署建議每週運動至少5次,每次達30分鐘尤佳,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不過每次至少要連續10 分鐘。例如每天應至少運動30分鐘,可以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
為教導國人年節飲食健康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提供各式改良粽食譜供民眾參考,如:養生芡實蜜棗粽,仔細內容可連結至下列網址: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提供各式改良粽食譜
醫師簡介 | ||||||
![]() |
學經歷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 糖尿病衛教師 慢性腎臟疾病整體照護營養師 台灣營養學會會員 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會員 專長 臨床營養、營養諮詢、重症營養、社區營養 |
|||||
謝桂菁 營養師 |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 2016 Ton-Yen General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