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項目 |
Blood Gas Analysis + 六項檢驗(掌上型),血液氣體分析 + 六項檢驗(掌上型) |
健保碼 |
|
院內碼 |
09CG8
|
檢體別 |
血液 |
採檢容器 |
Heparin抽血針(冰浴) |
檢體採集注意事項:檢體需冰浴送檢 |
生物參考區間:
|
 |
危險值:
pH:<7.2,>7.6
pCO2:<20 mmHg,>70 mmHg
pO2:<40 mmHg
HCO3-:<10 mmol/L,>40 mmol/L
Hb:<5.0 d/dL,兒童<8 g/dL
Hct:<15.0%,兒童<24%
Glucose:<50 mg/dL、>600 mg/dL;新生兒:<30 mg/dL、>300 mg/dL
Na:<110 mmol/L,>160 mmol/L
|
臨床意義:
- 可用於評估循環及呼吸氣體交換能力,並用以推算血液中之酸鹼平衡狀態。
- Hb:(高)脫水、多血症、嚴重燒傷、脫水、紅血球增多症、慢性肺阻塞。(低)懷孕、白血病、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失血、溶血、肝臟、甲狀腺疾病。
- Hct:(高)脫水、嚴重燒傷、紅血球增多症。(低)貧血、失血、溶血、心臟、肝臟疾病。
- 血清鈉上升:在水份喪失比鹽類喪失嚴重的情形下會發生,經由皮膚(大量排汗)、肺(持續性呼吸過強)、腸胃道(各種病因所導致的嚴重腹瀉及嘔吐)和腎(多尿,如糖尿病酸中毒)的排除。另外,在高醛固酮症時,腎對鈉的保留增加、庫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 及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不適當的水吸收(如昏迷、下視丘疾病)、脫水、及過量生理食鹽水的治療,均會導致血清鈉上升。
- 血清鈉下降:鈉攝取量減少、鈉流失(放血性低血鈉症)及腹瀉及嘔吐所導致的鈉流失、過量排汗、利尿劑濫用或鹽類流失性腎病(多囊性及髓囊性腎疾病、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酸中毒)、滲透性尿液增多、代謝性酸中毒(陽離子排泄增加)、原發性及續發性腎上腺皮質素缺乏、先天性腎上腺增殖、稀釋性低血鈉水腫、慢性心臟衰竭腹水、糖尿病、肝硬化、肝衰竭、腎病症候群、間質性腎炎、營養不良或流體中毒:甲狀腺機能不足、高滲透壓、肺部腫瘤、胰臟、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肺感染:急性間歇性紫質沉著病、精神性劇渴、高血糖症、過量ADH的製造。
- 血清鉀上升:鉀供應增加、鉀快速的輸注。體內鉀的重分佈(自細胞外液獲得的鉀):大量溶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嚴重的急性挨餓、劇烈活動(如癲癇患者)、惡性高熱併發感覺喪失、高鉀性週期性麻痺、酸中毒、脫水。腎對鉀的分泌減少:任何原因造成急性腎衰竭導致寡尿或無尿和酸中毒、慢性腎衰竭寡尿之末期(GFR<3-5 mL/min)、愛迪生氏症、腎素-血管收縮素-皮質酮系統功能低下、偽皮質酮功能低下、劇烈活動、其他鈉缺失的情況、休克、嚴重溶血、組織缺血。
- 血清鉀下降:鉀攝取減少、慢性飢餓、持續性服用無鉀流體拾細胞外鉀的稀釋(如手術後的病人)。體內鉀的流失:間質性的分泌:持續性嘔吐、腹瀉、間質性簍管導致的流失、小腸的絨毛腺癌。尿液的流失:腎小管酸中毒、腎小管衰竭、梵考尼氏症候群、原發性和續發性皮質酮症、庫欣氏症候群、巴特氏症候群、滲透性多尿(如高血糖症)、鹼中毒、糖尿病酮酸中毒之葡萄糖新生、可體松、睪固酮、ACTH的服用。汗液的流失:囊性纖維化症。體內鉀的重分佈(流入細胞):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治療、家族性週期性麻痺、自細胞外液流失鉀(鹼中毒時流入細胞和尿液及當幽門狹窄時流入腸道)。多重性:低溫、自傷口或灼傷處流失、利用維他命B12和葉酸治療巨母紅血球貧血、胰島細胞腫瘤所製造影響血管的腸道多太類 >200 pg/mL (>200 ng/L)、貪食。
- AC值↑:糖尿病、激烈運動、情感強烈、腎上腺素上升。內分泌疾病:嗜洛細胞瘤、甲狀腺毒症、肢端巨大。
- 正常情況下離子鈣佔總鈣46-50﹪,其它大部分與蛋白質結合,白蛋白下降時總鈣下降,但離子鈣不變。上升於酸中毒,原發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Vit D過量。下降於鹼中毒,輸血後、副甲狀腺功能不足,鎂缺乏、Vit D缺乏、手術後、燒傷、敗血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