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趨勢
東元綜合醫院 心臟內科 卜詩筠

  高血壓是國人常見的問題,在最近所公佈的國人十大死因中,其中排名第二名的新血管疾病,第三名的腦血管疾病和第八名的高血壓性疾病,都是與高血壓相關的死亡原因。雖然,測量血壓已經是耳熟能響的功課,但實際上高血壓可以控制達到目標值仍是少數。根據統計,台灣血壓控制達成率(非高危險群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男性只有21%,女性約29%,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根據目前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有關於高血壓治療指引的血壓分級(如表一)。其中,高血壓前期就是要讓一般民眾與醫護人員提早重視血壓的問題,可以先採取積極性的生活調整,例如運動、飲食控制、減輕壓力與適當睡眠等來控制血壓。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正常血壓

<120        and       <120

高血壓前期

120-139       or        80-89

第一期高血壓

140-159       or        90-99

第二期高血壓

≧160         or        ≧100

第三期高血壓

≧180         or        ≧110

表一、高血壓治療指引的血壓分級

  在臨床上,使用藥物治療的方式來控制血壓是不可或缺的,而目前臨床使用的藥物有很多種,原則上能夠降血壓的藥物就是好藥。但是,單一種藥物降血壓的效果有限,使用的情況大約是單一藥物可以降低收縮壓10 mmHg左右,舒張壓5 mmHg左右。所以,第一期(輕度)高血壓可以使用單一藥物控制,後續追蹤血壓的情況來調整用藥。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許多第二期或第三期高血壓的患者,常常需要多種藥物合併使用才能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再加上若又合併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或腦中風等疾病,服用的藥丸過多,反而會造成患者很大的負擔。因此,目前治療高血壓用藥的趨勢是使用單一藥丸的合併複方藥物,也就是把不同作用機轉的兩種降血壓的藥物成份,合併在一起做成單一的藥丸,相當於就是吃一顆藥等於同時吃了兩種藥丸。這樣不但可以減少服用藥丸的顆數,也可以增加病人服用的遵從性,更有助於達到控制血壓的理想目標。最近更有藥廠以開發出三合一的降血壓藥,也就是一顆藥丸包含三種不同機轉的降血壓藥丸,更方便高血壓不易控制的高危險群患者使用。

  本院為了服務照顧鄉親,也有提供多種二合一的降血壓藥物,可用於需要治療高血壓的患者。高血壓是隱形殺手,千萬不可輕忽,尤其是35歲以上的民眾建議定期測量血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避免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等併發症的發生。
醫師簡介
學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
國立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畢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心臟內科專科醫師
美國南加州大學心臟加護病房研究醫師
教育部部定講師
台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專長
心臟內科、一般內科、心導管手術、心臟節律器放置、高血壓、糖尿病、狹心症、心律不整、腦血管檢查與腦中風治療等
心臟內科 主治醫師
卜詩筠醫師
醫師代號:1112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13/08/13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