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
東元綜合醫院 免疫風濕科 林保成醫師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出版了第二版的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摘要中提及痛風是因尿酸排泄減少或尿酸產生增加所造成的疾病。臨床表現上,痛風是血尿酸濃度過高,引起尿酸鈉鹽結晶沉積於關節、軟骨、滑囊液、肌腱或軟組織中的一種發炎性疾病。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急性痛風突然發作時可見關節處紅、腫、熱、痛等現象,好發處為下肢的關節。高尿酸血症是導致痛風的最重要因素,血尿酸值> 7.0 mg/dL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濃度越高,持續的時間越久,發生痛風的機會越大,但絕大多數 (90%) 高尿酸血症的人沒有任何症狀終生不發病,只有約10%的人最終會成為痛風患者。

  痛風患者的自然病程及臨床表現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四個階段: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發作間歇期、慢性痛風石關節炎。不同的階段,其治療方式亦不同,無症狀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急性痛風關節炎疼痛時,常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和 / 或秋水仙素,必要時可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不發作間歇期和慢性痛風石病變時,應使用降尿酸藥物 ( 包括促進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產生二大類,依病情不同使用不同藥物 ),這些藥物通常相當安全,但少數人可能會有極罕見的嚴重副作用,因此使用時宜由小劑量開始,再逐漸增加到每個人最適合的最低劑量。

  痛風是無法治癒的疾病,大多數病患需要長期地服藥控制血尿酸,治療的目標是使血尿酸值控制在6.0 mg/dL以下。治療上可簡單遵守下列原則:從未有過關節炎發作的無症狀血尿酸值高於7.0 mg/dL者,即應注意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減少啤酒、烈酒、內臟、海產的攝取,使血尿酸值小於正常值 7.0 mg/dL 以下;而已經罹患痛風之患者,一般建議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者,宜開始接受長期的藥物治療,這樣一來既可使痛風不會再發作,更可避免痛風併發症的產生。

  當由醫師與患者共同決定需要開始藥物治療時,降尿酸藥物治療的目標是要使血尿酸值長期控制在 < 6.0 mg/dL,對已有痛風結石患者,宜將血尿酸值控制在5.0 mg/dL 以下,以加速痛風石溶解速度,只靠食物控制通常無法達到治療的目標,需合併藥物治療。

醫師簡介
學經歷
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專科醫師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專科醫師
科學園區員工診所特約醫師
工業技術研究院醫務室特約醫師
風濕關節復健治療訓練合格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風濕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過敏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醫學會會員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劃社區醫學指導教師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受訓合格醫師
職業醫學研習合格醫師

專長
過敏、氣喘、關節炎、風濕痛、紅斑性狼瘡、骨質疏鬆症、糖尿病、高血脂症、一般內科疾病、痛風。

特殊檢查:
過敏原檢查及過敏治療。

過敏免疫風濕科 主任
林保成 醫師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2014/12/31

東元綜合醫院 關心您

地址:30268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二路69號 電話:03-552-7000 信箱:service@ty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