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 林育伸醫師
膽固醇是人體內一種重要的脂類物質,參與細胞膜結構的組成及荷爾蒙的合成。然而,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和中風。傳統治療手段,如飲食控制、運動和他汀類藥物(statins),雖然有效,但對部分患者而言效果有限或出現副作用。為此,醫學界開發了新型降膽固醇藥物——PCSK9抑制劑(PCSK9 inhibitors)。
PCSK9i(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是一種由肝臟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其主要功能是調控LDL受體(LDL receptor, LDLR)的數量。在正常情況下,LDLR位於肝細胞表面,負責從血液中清除LDL-C。PCSK9蛋白會與LDLR結合,導致LDLR被分解,使肝臟無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膽固醇。
PCSK9抑制劑是一種單克隆抗體藥物,其作用機制是抑制PCSK9蛋白的功能,從而增加LDLR的數量。當PCSK9被抑制後,更多的LDLR可重複利用,使肝臟能更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LDL-C,從而顯著降低膽固醇水平。
目前已上市的PCSK9抑制劑主要有兩種:阿利西尤單抗(Alirocumab,商品名Praluent)和依洛尤單抗(Evolocumab,商品名Repatha)。這些藥物通過皮下注射給藥,每2至4週一次,具有持續穩定降低LDL-C的效果。
多項臨床試驗證實,PCSK9抑制劑能顯著降低LDL-C水平,幅度可達50%至70%。例如,在FOURIER研究中,依洛尤單抗在合併他汀治療的基礎上,成功降低了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包括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此外,阿利西尤單抗在ODYSSEY OUTCOMES試驗中,也證明其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患者的死亡率。
對於某些基因性高膽固醇血症(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PCSK9抑制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治療選擇,特別是那些對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或無法達到目標膽固醇水平的患者。
PCSK9抑制劑的主要優點在於其顯著的降膽固醇效果以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能力,尤其對於高風險群體和他汀治療無效的患者而言。然而,這類藥物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價格昂貴、注射給藥方式對患者依從性的影響以及長期安全性數據的不足。
儘管如此,隨著更多生物製劑的開發與市場競爭加劇,PCSK9抑制劑的價格已開始下降,並逐步被納入保險範圍。此外,研究正在探索口服小分子PCSK9抑制劑和基因編輯技術,以提供更方便和持久的治療選擇。
PCSK9抑制劑的出現標誌著降膽固醇治療的新時代。隨著對其作用機制的深入了解,科學家正開發更多創新療法,例如RNA干擾技術(如Inclisiran)和基因療法,試圖以更高效、更持久的方式控制膽固醇水平。此外,將PCSK9抑制劑與其他降膽固醇藥物(如依折麥布)聯合使用,也顯示出進一步降低心血管風險的潛力。
總而言之,PCSK9抑制劑為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提供了一種強效且精準的治療方式,尤其對於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群體而言,這是一項重要的突破。然而,其長期效果和成本效益仍需進一步研究和優化。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膽固醇管理將更加個性化,幫助更多患者實現心血管健康的目標。
醫師簡介 | ||||||
![]() |
學經歷 現任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 主治醫師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兼任講師 中華民國心臟內科專科醫師 專長 一般內科診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全方位介入性心導管檢查治療、洗腎廔管血管成形術、心律調節器置入、急重症加護。 |
|||||
林育伸 醫師
|
||||||
點此查看門診時刻表 |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 2016 Ton-Yen General Hospital All Rights Reserved.